0%

Welcome to Hexo! This is your very first post. Check documentation for more info. If you get any problems when using Hexo, you can find the answer in troubleshooting or you can ask me on GitHub.

Quick Start

Create a new post

1
$ hexo new "My New Post"

More info: Writing

Run server

1
$ hexo server

More info: Server

Generate static files

1
$ hexo generate

More info: Generating

Deploy to remote sites

1
$ hexo deploy

More info: Deployment

《创造》是一本非常好的关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书。

好书的标准有很多,但追根揭底无非两个方面,作者和书的内容。而《创造》这两方面都是非常出色。

首先,介绍一下本书作者:托尼·法德尔。听起来好像不太有名,但是说起iPod 和iPhone 大家就该知道这个人的厉害之处了。

法德尔是iPod 之父,曾带领团队在苹果公司内部设计和制造了iPod,在苹果一片颓势之际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iPod 是15年来苹果唯一成功的非 Mac 系列产品。一度苹果50%以上的收人都来自它的贡献。它极度受欢迎,并且仍在快速增长。它在教以百万汁的非 Mee 客户心中树立起苹果公司的形象,从次苹果才起身开始奔向自己的复兴之路。

在 iPod 之后,托尼·法德尔还深度参与了 iPhone 的研发。离开苹果之后创业成立了非常著名的智能家居品牌 Nest,后来把公司卖给了谷歌。

如此成就的业界大佬,在书中跟你谈论怎么对待公司里面的烂人,书中叫混蛋,怎么谈加薪,如何离职这些职场“低俗”的问题。因为人一旦功成名就,更多的是从宏观地阐述工作,

所以大佬+接地气=本书特点。

个人发展与职业规划

法德尔在苹果的成功,仿佛一飞冲天,但是更应该看看他的职业生涯。他先后在通用魔术、飞利浦工作,工作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都做电子产品,都是硬件相关,都是便携式、移动手持办公方向。所以,iPod iPhone可以说是通用魔术、飞利浦工作的延续,或者改进改良版本。

所以,职业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虽然在不同的公司进行了工作。

如何做到不被其他行业优惠,那么必须有一个目标,有一个理想。有一个目标,去追逐一些看起来遥不可及,但对你又特别重要的东西。然后一步步向这个目标前进,即便步履蹒跚,你也要特续向前。

我记得在一本书还看到类似的一个观点,书的名字已经不记得了,但不重要。书中的主人目标要成为一个公司的CEO,那么这个目标不是一步而成的,那么CEO的需要几种能力,比如演讲能力、资源整合的能力,建立关系网的能力,那么我目前的工作,或者我要去工作的公司在这几方面能不能给我提供平台,这就是他后面选择工作的重要考量的地方。

此外,法德尔还建议年轻人应该去创业公司,有明星的朝阳公司。理由?何为朝阳公司?首先,公司有几位有分量的明星创业者。与这些人共事,近距离观察他们思考利做事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笔无彩的财富。其次,朝阳公司尚处于发展早期,这对年轻人也很有价值。你今天去腾讯能与马化腾一起兵事交流吗?很难,你连见他一面都不容易。

职场

作为一名工程师,法德尔说的我是深有体会。工程师只信任其他工程师,就像干财务的只信任财务人员一样,人们喜欢和自己思考方式相同的人。也正是因此,工程师们通常会与销售、营销、创意等这些软性职能部门的人保持距离。

这是不对的,个体作为职场中的个体要用 20%的时间向上看。他们也需要向周围看 看。他们这么做得越早,就会在取业生滙中进步得越快,上升得越高。

同时,你不同部门的有趣的交流可能变成一场面试,也可能不会,但至少它很有趣,至少你会感受到这是一个潜在的机遇。这可能让你踏上另外一条道路,展开另外一场有趣的对话。如此延展开来,直到你在另外一端看到新的光亮:一家让你燃起工作热情的新公司、一份新工作或者一个新团队。这能帮你重新找回自我。

而对于职场混蛋,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综合碰到,如何处理?法德尔是这样给的建议:

  1. 善意出击。—谈话,是不是可能存在误会?

  2. 直接无视。—做认为正确的事

  3. 尝试绕过。—换个team

  4. 辞职走人。—没有改善的话,那么辞职就不可避免。

加薪

书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例,发生在苹果公司,人物是乔布斯。

我记得在苹果公司时,有一次我们在开大型全体员工会议,就是每年只召开两三次的那种,其中一个人在会议的问答环节站起来问乔布斯,为什么他没有得到加薪或好评。乔布斯无比震惊地看着他说:“我可以告诉你为什么,因为你在一万人面前问这种问题。”

此后不久他就被解雇了。

所以不要成为这种人。

如何做呢?

如果你想要吸引每个人的注意,要确保你的目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你应仔细思考困扰你项目的问题,写下经过深思熟虑、有见地的解决方案,并把它呈交给领导。解决方案可能不起作用,但这个过程至少是有意义的。不要絮絮叨叨,但要坚持不懈,明智地选择时机,要表现得专业,即使你没有成功,也不要对结果遮遮掩掩。告诉他们你对这份工作充满热情,但是如果你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你可能不得不辞职。

管理

记住,一旦你成了管理者,就不要再做那些让你在最初获得成功的事情。你不能继续去做你擅长的事情,相反,你要深入研究如何让别人去做以及如何帮他们提升。你的工作是沟通,沟通,沟通,招聘,聘用和解雇,制定预算,项目审查,一对一会议,团队内部会议,和其他团队及上司的会议,在这些会议上展现你的团队,设定目标并保持前进方向,化解冲突,帮忙为棘手问题找到创造性解决方案,阻止和处理各种办公室政治,指导你的团队,并且要一直问他们:“我应如何帮你?”

好了,就写这么多吧。

至于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托尼·法德尔按主题分了章节,包括个人成长、职业发展、产品设计、创业之路等等,但同时,这些内容仿佛又像是按照时间先后串起来的:从一个人初入职场,到后期承担重要工作职责、成为管理者、打造自己的产品、创办自己的公司,像是一条渐次发生的时间轨迹。推荐,大家去读一读。

都说温室的花朵经受不了风雨,我觉得不是这样,是温室的花朵都不知道有风雨,或者早已忘记了风雨是什么样子。

生活的戏剧性高于艺术,因为艺术总是有主角光环,无论怎样,最后都是美好的结局,主角迎来了幸福的生活。

直到遇到了深蓝,《深蓝的故事》。这是一个基层民警深蓝写的一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集,读完才知道那么多可怜更可恨的人和事,一直在发生,人们为了名、利做出各种荒谬、恶心、残酷、冰冷的事情。

看看这些故事的名字吧:

《“任性”的母爱》、《吊死在儿子饭店门口的母亲》、《“公务员考试社”社长的歧路》、《再也娶不到好妻子的官二代》、《我的父亲是毒贩》、《凭什么要我管我妈》、《儿子要杀我,这不怪他》《要命的熊孩子》、《被全家人逼着去卖身的女孩》、《父母犯了罪,一切都完了》、《报告阿sir,杀人犯想做刑侦特情》

《我的朋友是赌徒》《插了两刀的兄弟》《为了利益,断了兄弟手足》

《生也医闹,死也医闹》《就怕真的把领导告倒》《“碰瓷”者的下场》《谁骗了谁的婚》

而最让我唏嘘的故事为:为人师表,却躲不过网赌陷阱。

刘毅,大学学历,他是一所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刘毅因自己的学生玩“百家乐”——其实就是网络赌博,被人追债与警察也就是作者有了接触。

在了解案情的过程中,刘老师了解到这两个学生最高赢到过8、9万,而另外一个王小江玩百家乐最高赢到过30万。但俗话说“久赌必输”,他们赢的钱最终还是都还给了网赌的“庄家”,而且是连本带息。但是这个时候刘老师出现一个怪异的念头,觉得他们都是因为太贪,如果见好就收,估计不但赔不了钱,还能大赚一笔。他们输钱,是因为自控力太弱。

而刘老师自认为是一个自控力超强的人,从小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所以他打算验证一下自己的自控能力。

刘老师自控力真是不错,每次就充100元进去,20元一局的投注,赢到300就提现,输光了也不再继续充值,这样小打小闹地玩了几个月,好像算下来真赚了一点。这笔小钱虽然没让刘毅发财,但却让他更加相信自己的“自控力”。

2015年初,刘老师准备买车,本来想买雪铁龙的C4L,但是他中了奥迪A4,要30来万,又不想贷款,所以到处想办法筹钱……。

刘拉筹钱的过程不太顺利,但最终还是勉强凑够了数,不过等他来到4S店时,却被告知之前看中的那款车型已经售罄,要买的话需要等3个月,当时店里还有一款配置稍高的,价钱要贵3万多。

刘老师失望而归,但走出4S店大门时,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自己平时玩的百家乐,100块钱运气好时可以赢200块,那用1万块钱做本,不就可以赢到2万吗?

不过那天刘毅的运气不好,他充进平台的1万块钱很快就输光了。心里就有些着急了,想赶紧翻本,注也下得大了,一来二去,最终刘老师输掉了100多万。

「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是怕你习惯性去伤害别人,而是一旦开始,一旦恶的小火苗开始燃烧,必然会变成滔天大火,吞噬自己的良知和家庭。

  1. 拥抱:去年写下的心愿是今年过年,能抱抱舅妈,今年实现了。不过感觉有点别扭,这个还是没有这个习惯,目前除了抱媳妇,抱闺女比较自然,哪怕是爸爸妈妈也不行,应该是缺失练习吧,从小就没有做过,双方都不习惯。

  2. 吵架:过年老 爸爸提前准备了很多的年货:自己灌的地方肠、蒸肉、炸疙瘩还有鸡蛋肉卷。这晚当村的侄子过来串门,老爸就用袋子给拿了些自己弄的年货。可能是拿多了吧,因为孙子和孙女要三十盒初一分两天来,需要的东西会多些,所以老妈发现东西不多了,就问老爸给那个侄子拿了多少,老爸很委屈,说就拿了一小兜,老妈上来就一顿好骂:「扯你jb蛋,我还不知道你,你不知道你孙子孙女还没来呢」。

    小时候,妈妈娘家穷,妈妈需要帮衬姥姥家,特别是粮食,爸爸觉得自己俩儿子正是拿粮能吃的时候,怕自家孩子吃不饱,但是爸爸从来不说,就会板着脸,用妈妈的话,一板就是半个月,也不搭理人。

    磕磕绊绊一辈子,这老两口也完成了对各自家的照顾,也把自己家的孩子养大,只留下满脸的褶皱,以及已经挺不直的腰板,就像西边无尽的远方的落日,虽然巨大但已经轻盈,在天际尽头飘浮、漂浮,已经不那么炙热,但仍然很红,红的仍然热眼。

  3. 聚餐:今年姨夫一家和舅妈家的表弟来家串门并一起聚聚。聚餐不免就要喝酒,姨夫和老爸一瓶江苏的地方老酒48度,我、表弟和姨弟一瓶50度的泸州老窖,也是珍藏了10多年。

    男人一喝酒就开始话多,姨夫就开始缅怀过去的时光,对姨夫对爸爸说,咱老哥俩感情是没的说,到他们,说着指着我们,到他们仨这,感情就屁味了,接着就开始回忆过去日子如何互相帮衬,如何度过那段苦日子。

    虽然是酒话,有没有道理呢。

    肯定是对的,在姨夫和爸爸壮年的时候,家家都不好过,能吃上白面就是好日子,特别是姨夫,从山沟里面搬到县城,没有地没有正式工作,又生了二胎,不仅吃饭多了一张嘴还得交罚款,多亏了爸爸妈妈的帮衬,一起度过了那段时光。反观我、表弟和姨弟,除了小时候在一起玩过几年,后面上学、工作一年就见不到几面,感情必然是和老一辈儿的没法比.

    那时候社会虽然分为了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小家庭之间被血缘所链接,被亲情所填充、黏合、再生与变幻。面对生活的坑坑坎坎,哪些大雨和暴雪,它是一个个小家庭,也是一个大家庭,到底是是什么也不必分的清,也实在分不清。

  4. 改变:老叔家的二头儿,是个好吃懒做的人,喜欢拆东墙补西墙的人。儿子考上了大学,老妈说二头儿这几年可学好了,不仅干活踏实了,也对自己的老婆好了很多。

    过年二头儿过来串门,说起规划,二头儿说「我还得拼五年,房子、车子得给儿子准备转备,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得让我儿子过让好日子」。

孩子是希望,是奔头,话放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都是对的,因为每个家庭都这样过活着。

《遥远的救世主》这是一本外貌与内涵严重不符的一本书,封面土的不行不行的,但它确实是一本好书。

从何说起呢?

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句话: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人永远也赚不到超出自己认知之外的钱,除非靠运气,而靠运气赚的钱往往也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遥远的救世主》就是,通过一个故事,讲述给大家听,当然哲学、人性、文化也是这本书的特点。

金融鬼才丁元英,用在德国募集的人民币两个亿资金,成立私募基金,用时不到一年就挣了将近两个亿,因内心的原因闭世于古城,与警察芮小丹相爱。因为音乐因唱片与音乐发烧友叶晓明、冯世杰、刘冰相识,不能说相识吧,这三个人用手段结识了高人–丁元英,想通过高人赚钱,改变人生。

丁元英因为芮小丹的缘故,同意了三个人的请求,成立了音响公司-格律诗,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也成为了小股东。产品、专利、国外专业评测的认定书,一切都向好的时候,公司遇到了音响巨头林雨峰-音响界的传奇人物也是深圳乐盛音响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商业诉讼,叶晓明、冯世杰、刘冰觉得公司没有一丝胜算,连夜撤股,而最终的结果是格律诗最终胜诉。

反观另外一个人,肖亚文—芮小丹的挚友,不仅在这个时候协助格律诗打官司,而且拿出全部身家入股格律诗。为什么?

这个书中有描述,肖亚文说:

我的机会就在于败诉的风险,等打完官司,我就不该有机会了。如果可以胜诉以后再入股,以叶晓明他们的资历,他们理当比我有优先权。胜诉以后公司升值,如果按升值后的股价入股,我就得承担更多的负债;如果按现在的股价入股,我得到的就是叶晓明他们理当优先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东西,我还不如人家来得光明磊落。所以,我的机会就在于败诉的风险,在于应诉之前。我本来就是个打工的,输了接着打工。对我来说,能有个往牌桌上凑的机会就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句话,认赌服输,我能得到股份,能有凑到牌桌上的机会,是因为我愿意承担败诉的风险。而叶晓明三人觉的请丁元英办公司自己有机会完成人生逆袭,而当危机来近,这个时候觉得会把自己的钱赔光,还得欠下一屁股债,怎么办?跑,于是连夜撤股。

文中把原因归结于文化属性—-弱势文化。在弱势文化属性下,对未知是充满恐惧的,害怕选择,害怕承担,心里总有一个靠字。所以追求稳定,害怕未知和风险。因为不了解客观规律,这些东西超出他们知识层面,所以很快就会慌,就会拆台,就会各种事情出来。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遵循事物的规律是什么?就是让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凭借自己的智慧、凭借自己的劳动得到自己应该有的,这是我们的尊严所在。有尊严的获得劳动成果这就是强势文化。而弱势文化就是一种依靠别人的怜悯,依靠投机取巧,或者巧取豪夺获得的成果。弱势文化中生存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心不安定。

但是,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的认知有限,公司、商业的事情我很多都是不了解的。这个时候怎么办?

书中的另外一个股东就是这样的人–欧阳雪,芮小丹最好的朋友。因为芮小丹而入股,入股的时候就算清楚了100万,是陪的起的底线。「我没有别的能耐,就会开饭店,这事成不成我都开我的饭店。」

「坚守饭店就能活命」、「只要芮小丹在,她就有个遇事可以商量的伴」,这是欧阳雪死守的傻理儿,也是她的「道」。

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

用孔子的一句来结尾吧,贫而乐道, 富而好礼

1月 《你应该找个人聊聊》、《一句顶一万句》、《约翰克里斯朵夫》(上)

2月《寻找金福真》、《文城》、《蛤蟆先生看心里医生》、《十三邀3》、《鹿川有很多粪》

3月《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熟经济》《人世间》(1、2、3)、《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庇护所》

4月《绝叫》《张居正》(1、2、3、4)

5月《论中国》《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 《人间词话七讲》

6月 《流俗地》 《邓小平时代》《小词大雅》

7月 《失落的卫星 : 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十分钟冥想》 《清辞选讲》《一个冥想者的觉知书》

8月 《第三人称单数》《王慧文清华产品课》《支付战争》

9月 《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晚明》《小家大变局》

10月《读书,带我去山外边的海》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打开一颗心》《家的模样》《拥抱可能》《长安的荔枝》

11月《命运》《幸福之路》《我就是这样的女律师》《小家越住越大3》《拯救计划》

12月《宇宙》《心里抚养》《皮囊》

年初的时候定的目标是2022年争取,对争取,读完36本书,现在2022一整年都过去了,数了一数,49本,超额完成了任务,还是有一点小惊喜。

这应该是我有生以来读的最多的一年,说明定目标还是有作用的,不是说必须完成,而是有了目标,就有了行动,动起来,总难免会带来惊喜。

因为数量确实超过了我每年的平均值,所以必然带了一些改变,比如说没事的时候就需要翻翻书,比如说没事就看看别人书的推荐,以便让心灵里不断种下要读书的小火苗。

又比如,原来最爱的地铁里面读书,也谈不上最爱吧,就是总觉得那个时候能够读进去,而又觉得是废物利用,好像赚到一样,一来二去,对地铁读书莫名就有了更多的好感。

今年又发现了一个好去处。去河边去林里,在炎热夏天的早晨,在寒冷冬天的下午,捧上一本书,赏花晒日,好不恰意。每次也不多,20-30页而已。

还有,今年又拾起了微信读书,而且发现了很多微信读书的好。

不说它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碎片时间,也不说他书海浩瀚且又免费,而是说它在读书过程中的交流。当读到动情处,你会看很多人,已经在划线处,已经再说自己的感动,说自己如何破防;当读到不解、不得要领的地方,页面里总有好人留下只言片语,以至于可以使自己能豁然开朗;但我最爱的引起童年记忆的只言片语,让我想起那段最初始的记忆,这时点开划线处,已经有几十人在谈论他们的童年,这感觉,就像什么,对,像十几个不同时空,不同乡音的小孩子,叽叽嚓嚓的说着自己最好玩的事情。

初夏时节,无论是行走在乡间土路上,抑或是坐在月光朦胧的自家小院里,都会听到“算黄算割——算黄算割”的鸟叫声。

应该是四声杜鹃了,我们这里说它在叫“光棍儿好苦”,以前读到别的文章里写“割麦割谷”。也有人说“哥哥不苦哥哥不苦”,更有人说我们老家是,“张三拐姑,你在哪住,我在山后,你吃什么,我吃绿豆,香不?不香不臭,面个兜兜”

什么叫四声杜鹃?

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大杜鹃叫声似“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布谷鸟;三声杜鹃叫声似“米贵阳”,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贵阳;四声杜鹃又称子规鸟叫声似“快快割麦”、“割麦割谷”。

是不是很有意思!

2022的你,有什么收货,快来分享吧。

夜晚的脊梁,传神的比喻

生物学中有个原理,虽然算不上完美,但适用于不少场合。它叫「重演」,即胚胎在发育成熟的过程中再现物种的演化史。我相信人类在智力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重演,会下意识地想古人之想。

生活在博茨瓦纳的克拉哈里沙漠的布须曼人,把夜晚横陈在头顶的银河叫做「夜空之脊」。布须曼人相信银河支撑起了夜晚,若非如此,黑暗的碎片就会落到地上。

于是,在一个黑的夜,我仰望星空,想起布须曼人夜空之脊之比喻,写下「夜晚掉下来了,碎了,散落到整个大地,我只好躲进屋里,躺在床上。」

夜晚的脊梁,这个比喻把感觉,把布须曼人对夜晚的感觉、看法通过一个简单的比喻传导给了读者,让读者在几千年后,面对星空,念着同样的字句,拥有了一样的感觉。

最近在看《好好告别》(原作名: With the end in mind),故事、文笔一流

他指出她们观察到的情况;引领她们度过整个过程;让她们确信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一切都是安全的。领导所扮演的正是经验丰富的助产士的角色:在整个过程中与有关各方交谈,将他们安全送到预期的地方。这是一份赠予,它让女儿们参与整个过程,将来当她们回忆起离别时刻,就会明白,她们平静地待在心爱的妈妈旁边就是送给她的最后礼物。

多么好的比喻,把姑息医生(帮助人面对死亡的医护人士)比喻为助产师。

如果说助产医师是保证我们生下来能发出那嘹亮的哭声,那么姑息医生是用专业的知识、合适的药物最大程度地让我们获得平静,安静地走完最后一程。

赞这个比喻!

有人说6G将能传递人类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我想比喻就是文学的6G,传递的是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

javascript是一门充满活力、简单易用的语言,又是一门具有许多复杂微妙技术的语言。即使是经验丰富的javascript开发者,如果没有认真学习的话,也无法真正理解它们,这就是javascript的矛盾之处。由于javascript不必理解就可以使用,因此通常来说很难真正理解语言本身,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不满足于只是让代码正常工作,而是想要弄清楚为什么,勇于挑战这条崎岖颠簸的少有人走的路,拥抱整个javascript

阅读全文 »

**测ii试

header